走进洛南 > 畅游洛南 > 正文
寻梦草链岭
时间:2016-07-19 16:26 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关中子的博客
 

登山之旅,人各有求,或健身,或释怀,或怡情,或寻梦。一个月前,去蓝田箭峪岭是在灞塬下的,这次是再往前走进入洛南县洛源镇,探寻神秘的洛水源头——草链岭。

沿洛河而上,村庄一排排素雅的平房,与绿水青山融为一体,生出几分安适,几分祥和。河水在石间缓缓静流,没有湍急的声响,只见细细的浪花,漂浮的叶儿告诉你,这里不是静止的,流淌着悠长的传说。很久以前,天上仙女游玩洛源山上,被美景所动,开心摘下身上白披巾抛向空中,风吹纱巾落大地,仙女定睛一看,山下出现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流,美丽的大地更加迷人,她回天宫后,把白纱巾永远地留在这里。其实,美丽的传说,就是一种惬意的邂逅,是在精神世界一种美丽绽放。

车到洛源镇黑章村,可见三开门仿古牌楼,雕梁画栋,绚丽夺目,上书“寻梦园”,正合我意。“河水滔滔千里源头从此起,甲骨赫赫万年演进出文明”的对联,让我的思绪跨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了远古的时代。

远古,为了人类文明的开启,上苍运筹于天宫,欲找龙、凤、麟、龟四灵兽出世传字人间,这时有一巨龟,在中华山密林中龙潭边的石板上晒盖,言到:“尔于此修仙,背上以点为数,以点成线,以线制图修成四十有五点,再成方图,背图出世,传于人间。”甲龟按照授意,在中华山地下五百米的深潭中,修炼了四千年;一点修一百年共四千五百年;一数修一百年,九个数就是九百年;九数成图修六百年,神龟总共修一万年,将天书型图修炼成龟纹图。神龟修炼成龟纹时恰是人类出现后的伏羲氏时代,回禀上天以什么方式送到人间,上苍认为以水载龟最为合适,请来雷公帮忙,神威震开中华山脉,洛水泉喷如柱直上九天,甲龟跃起,金光辉天,把个中华山照得通明。神龟带水劈山开路,如脱缰烈马东去,汇入母亲河,这河就是洛河,神龟图亦称洛河天书。据载,洛河古称雒水,“雒”在古书上指白鬃的黑马,古指洛河。由于甲龟在修炼龟纹时炼成了黑色,潭的水被映成了黑色,潭称黑龙潭,潭边高台称黑章台,周边居人成村称黑章村。

又传,轩辕黄帝看滚滚东去的洛水问:“河之源,何在?”一只金凤沿河翩翩飞来,引黄帝至一山谷深处,发现飞瀑下深潭,帝掬水畅饮,甘甜无比,取名“龙潭”,这里誉为洛水之源,《黄帝录》云“黄帝坐于元扈之间,凤衔图至,即此”。据说,龙潭边有一山崖曰“凤凰啸”,传为当年金凤立足之处。乾隆《洛南县志》和《陕西金石志》均有载“北瞰温洛,灵源浩瀚,龟书发秘,滔滔东注”。洛南贤者也有“河出图,元扈凤;瑞休徵,游龙鞚。山势峥嵘水急流,画屏春暖鸳鸯梦。龙归沧海几千年,马去蓬山云烟送;古往今来事已非,青山绿水鱼樵开。美景良辰春复秋,一声牧笛背横牛”之诗为证。洛书更是开了幻方世界的先河,成为组合数学的鼻祖,数学家华罗庚称“洛书可能作为我们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因为另一星球的生命只要对着数数就行了,不必依靠任何语言。《外记》云“颉有圣德,生而能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看这一方灵秀之地,孕育了大中华之文明,何其骄傲!

多么有诱惑力的传说,诱惑着我回到现实,急切的去探寻个究竟。静静地山间,阶梯式田地上,黑黝黝的玉米,张开叶子迎接我们,黑黝黝的黄豆,向我们招手,人们黑黝黝的笑脸上,流露着远古的淳朴。

一个简易的山门,一产原木搭建,上书“洛河源”。用目一观,黑章台林场在左,黑家山和黑家沟在右;中间二沟,一曰黑龙沟,或曰黑龙大峡谷,谓之登山水路;一曰小沟,或较之黑龙沟较小而得名,谓之登顶旱路。沟口水路望去,但见白雾团聚集山上,滚动翻卷,神秘深沟时隐时现,一峰似巨屏安于重峦之间,隐约可见白青图案,当地人叫老猫嘴子,青的是灌丛毛竹,白的是石头,看上去如碧水白浪,人称石头浪。溯溪而上,拐过一弯,一汪碧潭藏于山谷,便是洛河第一潭——龙潭,跌泉落岩下,溅起水花,打碎翡翠,滚落珍珠,瀑布如烟如霭,随意蒸腾。龙潭为洛河源头,故亦称龙潭泉,沟亦称龙潭沟,龙潭大峡谷。沟内羊肠小道,路随步移,景随目换,潭瀑相依,瀑潭相连,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明亮若镜,恰似古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中描写的仙境。现代人洛川散人《水龙吟·洛河源龙潭峡谷》有词曰:“峻峦叠嶂峥嵘,云空一线当头映。密林蔽日,青藤缠挂,交加竹颖。怪石巉岩,壁悬千仞,鼠猿难竞。缀奇花异草,娇容欲滴,倩姿舞,馨香盛。闷闷沉雷滚动,急湍飞、龙离幽溟。喷琼撒雪,播珠溅玉,银流奔骋。击峡成潭,碧光连鉴,力穿形胜。忽迂回再进,罅中石底,隐身文静。”多少游人为之动容,留下了赏心悦目的诗句。沟内,五步一木梯,十步一木桥,自然而然架于谷水崖畔,时而山谷曲折幽深,忽然两峰相夹险隘,正疑无路可行,草中便道探头,循径豁然开朗,岂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乘兴而赋诗一首:满目青山绿照影,入耳尽闻流泉声;巉岩老藤千条倒,悬壁奇树万棵葱;树影鸟声相应叫,谷水松涛起伏鸣;杂而有序伴龙吟,煞是赏心仙境行。山间更有刘海修身之处曰刘海洞,只是蒿草藤蔓遮挡,又有雾起谷底,且在我们攀爬的沟对面,无缘一拜。我想,我们户县有“刘海生来有仙根,家住户县曲抱村”的传说,还愿大仙的机会是有的,大仙必不会怪我的。

雾中登上草链岭,眼前石海隐现,身边灌木相拥,脚下鲜花点点,凉爽的天气,较之于城市的高温,一个字“爽!”据说,草链岭远观既如一条青草编织的绿色长链,横贯在东部秦岭之上,故称草链岭;也有操练岭之说,传说开阔平坦相连无际的大岭,曾是历代兵家隐身操练兵马之地,有此叫法;又似横卧于华县大明镇与洛南县洛源镇之间的一头庞大的老牛,民间称作老牛岭。相连的山峰,似乎要竭力扯开遮羞布,向我们秀一秀她的美容,弥漫的的大雾,却让峰峦一次次神秘消失;不知名的奇花异草,义气的穿过雾纱,让我们香满襟袖;乳白色的烟雾落草上,晶莹碧透,如塑似画。古枫红冷杉,在石海间逍遥屹立;矮松小杜鹃,在草雾中淡定宁静。传说,王母娘娘为了不再让其长高,使用衣襟捋了些石子,随便抛洒在草链山上,于是形成了石浪绿波的壮丽景观。美吧?虽然是在雾里,但我却是领略了草链岭的美丽,探究寻觅着草链岭的神秘,难怪洋洋大中华的文明之源出自于此。这里再拾来洛川散人《远山横·草链岭》词一阕:“巍巍草链耸秦东,秀岭舞长龙。峦巅垭口形鞍马,香残处、古庙遗踪。草甸繁花如锦,边围低矮苍松。登临绝顶赏闺容,石海浪重重。泠泠水拨琴音亮,流泉隐、宛自天穹。杜鹃千姿娇媚,冷杉伟岸刚雄!”以圆我晴好天气欣赏草链岭之梦好了。

下山是旱路,经一稍宽阔之地,听说是大寺,以为大一点儿的观院曾建于此得名。一九四九年前,这里还有僧道居住,老人记忆中还有红军在此战斗过。查资料:洛南属革命老区,是鄂豫陕、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唐澍、刘志丹、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刘华清、李先念、汪锋等曾挥戈秦蟒,转战洛水。记住洛源这段山水为现在的幸福生活做出的贡献吧,看来此寻梦之旅不枉也!又有一数间房大小的台地,树荫绰绰,支几块石头可小憩;一石外突,宽三尺不到,却是丈余长,站立其上,仰观可见流云为山戴帽,俯视看来悬崖下绿涛滚滚,天地人景在互动,我称之为观景台,恐高者不可久居,匆匆留影,迅速撤离。下山后,当地放牛人告诉我此为灵龟石,可是当年修图神甲的分身,回想起灵龟背上三五树相拥,二四树成排,觉得此名起梦幻般的灵动,又有历史积淀的必然。

回家的路上,领队雅竹大哥告诉我:古代,山南为阳,水北为阳,故有洛南县因在华山之南古称华阳之说;河南洛阳当是洛河以北而得名了吧。洛河千里,经陕西蓝田、洛南,河南卢氏、洛宁、洛阳等地,一路上传说着无数的美丽。秦始皇巡幸洛阳奉洛神,忽有“黑公头”现水中,大声朝始皇喊“来受天之宝!”天意传国于秦,始皇激动歌《祀洛水歌》:“洛阳之水,其色苍苍。祭祀大泽,倏忽南临。洛滨缀祷,色连三光。”这也似乎是黑龙在显灵,又跟文明传承有关了。看来还是帝王的一种伎俩呀。

站在洛河之源,想起千古流传的美丽洛神,看三国曹植在《洛神赋》中这样写她的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色彩艳丽,目不暇接,梦幻一般。原来洛源河的那位美仙女,变成了让曹公子失魂落魄的洛神,真是大梦洛源呀。在这宁静的夏日,洛河的灵秀,给人一份愉悦心情,了却我心中夙愿。

草链岭之行,得之在于洛源寻梦。寻梦之旅,得之在于我懂得了中华文明之根。

寻根寻梦,当是我登山的一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