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之年,也是全面深化环境治理之年。这一年,洛南县环境分局坚持以水、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进一步动员全局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举措、攻坚克难,全面吹响新时代环境治理的嘹亮号角,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取得新成效。
(一)凝心聚力,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深化。坚持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成立了县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洛南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印发实施,四大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五大治理工程达到序时进度,四大行动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深化。先后组织开展了蓝天保卫战强化行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业企业深度治理行动、夏季臭氧应对行动等执法行动33次,出动人员420人次,督查检查企业314家次,排查建筑工地73家次,下发督办通知13份,落实整改措施27条,检查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行业6余次、加油站12余次,对4家涉气企业进行了约谈,办理涉气行政处罚案件13家次,实施涉气查封扣押、按日计罚案件各1件,累计处罚金额24.4万元,全力打好扬尘、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防治“组合拳”。对4家涉工业炉窑企业废气进行了监督性监测,淘汰非建成区燃煤小锅炉4台,完成1家工业企业炉窑废气深度治理,完成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更新及2023年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应急联动机制初步完善,应急减排措施进一步优化。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化监管,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50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监测终端安装工作任务,实现动态实时监管。2023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4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3.2%,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3.11,同比下降3.7%。全县人民的蓝天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多策并举,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原则,将伊洛河作为重要水体实施保护,深入开展洛河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行动。一是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持续加强。开展国控断面“一断一策”综合整治及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洛河等流域40个入河排污口排查及溯源、监测任务,建立了排污口管理台账。依法依规进行新、改、扩建排污口设置审核,审批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9个。二是工业水污染防治提速。结合“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否决不符合规划及存在环境风险涉水项目2个。严格限制增加氮磷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严禁新增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企业。洛河干流岸线的管控范围内全年未新增新、改、扩建化工项目和尾矿库。持续推进工业污水治理,加强新污染物全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卫东工业集中区、陶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竣工,工业污水管网质量和污水收集能效提升。三是重点流域治理迈出新步伐。推动实施以黄龙河流域治理为重点的涉金属矿产开发污染排查整治,投资2.035亿元,启动实施了黄龙河流域水污染分散治理项目,计划建设的10座废水处理站,其中4座建成投运,4座废水处理站通水调试运行,2座设正在快速推进,预计2024年6月底全部建成并正式运行,该工程已成为全市流域治理的示范。四是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平有效提升。《洛南县洛河上游水源保护区调整技术报告》通过省政府组织的技术审查及省水利厅的审核,审批程序正在有序推进;3个“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获批,8个“万人千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如期完成,配合省评估中心完成洛河上游水源保护区影响水源安全的污染源排查。全县16条重点河流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洛河灵口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城市、城镇及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安全率均达到100%。
(三)项目带动,水与大气环境治理迈出新步伐。2023年共计申报水与大气方面两批次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13个,其中入库项目3个,下达资金计划项目2个,共争取资金2215万元;申报2024年省级生态专项资金项目8个,2024年省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4个,入库1个;申报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2个并成功入库,其中“洛南县黄龙河流域石门镇钼矿区尾矿库渗滤液及流域酸性废水污染治理项目”和“洛南县伊洛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共计资金1.3735亿元全部到位;申报专项债券资金项目1个并成功入库。同时,围绕服务大局,指导3家企业申报大气污染深度治理项目4个,按时上报到中省项目储备库,其中下达资金计划项目1个,共争取资金550万元。全年项目申报入库数量及资金到位量创历史新高,为水与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推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