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三百四千 > 正文
石门镇花庙村:扎实开展“三百四千”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6-16 14:46 来源:洛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杨军 张网 杨勇

今年以来,洛南县花庙村以“激活两大引擎、创新三加三带、实施四项行动、达到五好目标”为抓手,精心谋划部署、夯实工作责任、统筹协调推进,扎实开展“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积极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净化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激活两大引擎。紧扣“头雁带富领飞”和“党员驻村兴农”两个发展引擎,让各项工作深入有效开展。目前,花庙村班子成员共计6人,全部为高中及以上学历。村党支部把强堡垒、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成立4个党小组,合理设置党员岗位,有效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堡垒。花庙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创新管理方法,采取“公司+党支部+烟农+脱贫户”四位一体模式,建立脱贫户永久脱贫长效机制,2021年集体经济收益16万元。包扶单位洛南县烟草专卖局目前已投入资金75.2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打实推动各项“兴农”工作。

创新三加三带。“三加”:支部加企业。让村支部与烟草专卖局“连筋”,定期邀请烟草专卖局精通烟叶种植技术人员135名为花庙村烟农传技术、做指导、兴产业、固成果,将支部建成企业的“筋骨”,形成二者“骨肉相连”的模式。党员加群众。让党员与群众“连心”,村支部为群众发放了30张党群“连心卡”,使群众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党员干部得到有效的帮助。书记加书记。让书记与书记之间“连线”,通过创办“支部书记”论坛、开展支部书记强帮弱“1+1”活动等形式,实现支部书记之间的思想沟通、经验交流、学习借鉴。“三带”:党建带龙头产业发展。抓党建促产业,在支部书记陈建军的带领下,创新管理方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增强整村造血功能,目前村集体经济年累计以达8万余元。党建带基础设施建设。花庙村以党建为引领,着眼于新基建赋能龙头产业的目标,充分发挥新基建布局对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撬动新一轮产业发展优势。党建带乡村基层治理。借助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东风,花庙村以就近、就便、就熟为原则,成立网格党小组,精选党员为中心户长,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逐渐形成一呼百应的良好局面,最大程度发挥“人盯人+”网格效能。    

实施四项行动。一是开展“产业提质行动”,县烟草专卖局为花庙村累计投入各类资金共计 3043.6 万元,建成人影工作站1处,四连体烟叶育苗大棚 3栋,密集烤房(群)299座,蓄水池 48个,烟用农机具投资70台(套),烟田机耕路15条24.62公里,排水渠9条2600米,有力促进了主导产业烤烟的可持续发展,使该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7800元跃至2021年的13400 元。二是开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行动”,按照“六清六治六无”工作要求,着力解决“三堆六乱”问题,划片对通组道路按期进行清扫,同时对道路两旁的土堆、粪堆、柴堆、石堆进行清理,定期组织“四支队伍”入户开展环境卫生督查整治工作,全力提升群众居住环境,让群众住得舒心、安心。三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对农村水、电、路、网进行提级改造,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修建,完善村级功能室,并配套实施文化广场、乡村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使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开展“民生服务行动”。充分发挥花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作用,常态化开展日常便民服务事项,组织志愿者定期给群众量血压、洗杯子、磨剪刀、理发,实实在在为村民提供贴近民心、便民利民的服务,切实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达到“五好”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好,2021年种植烟叶 2892亩,实现产值收入1200万元,2022 年种植烟叶3400 亩,预计实现产值收入1400万元,年人均收入13652元。实现生态环境好,通过深入开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目前全村“净起来”的目标基本实现,“绿起来”的效果初步显现,“美起来”的目标正加快推进;实现生活条件好,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聚力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使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实现乡风文明好,发动志愿者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举办“好媳妇、好公婆” “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乡风;实现社会治理好,深入推进“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围绕社会管理这个核心,把所有群众和山、水、林、田、路、房等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加强点面结合,补充完善短板和不足。缔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左右联通的社会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