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当肆虐的洪水咆哮而来时,他毫不畏惧,冲锋在前,用一条绳索构筑起最坚强的防线;
他是一名80后共产党员,凭借对党忠诚的信念和过硬的体质,他身系绳索镰刀、披荆斩棘,为救援武警官兵开辟生命通道;
他是远在百里之外的异乡人,却把满腔赤诚献给了第二故乡洛南,把灾区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温暖守护。
他就是洛南县麻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林业分站站长王种军。
今年35岁的王种军老家远在渭南市白水县,妻子在山阳县一个乡镇卫生院工作,繁忙的乡镇工作让他们夫妻俩总是聚少离多,已经一年多没一起回白水老家了,8月5日上午,王种军终于完成了手头的工作,按照之前和妻子的约定,他准备请假回家和家人团聚,就在这时,洛南县气象台突然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王种军见状,立即把已经签好的请假条收起来,决定放弃休假,留在单位值班,面对妻子在电话那头的埋怨,王种军忍住心中的愧疚之情,简单安慰了妻子几句之后,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回到单位,他紧急召集职工会议,对单位防汛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后,他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包扶的孤山村,查看防汛准备情况,他一再叮嘱村干部,一定要重视防汛工作,一旦发生汛期,要立即报告,同时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自救。8月6日凌晨,暴雨突降,持续三个多小时的大雨致使山洪暴发,河水泛滥,麻坪镇危在旦夕。灾情就是命令,麻坪镇迅速启动防汛抗洪紧急预案,党员干部火速奔赴各自包扶村开展救援。当王种军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孤山村时,已是凌晨三点,当时的孤山村已经陷入一片汪洋,电路中断,桥梁坍塌、群众陷入恐慌,王种军一边疏导群众,安慰他们一定要相信党委政府,听从指挥和安排,不要惊慌,不要乱跑。一方面立即组织村干部开展救灾工作。由于镇党委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孤山村的大多数村民在洪灾前已转移至安全地带,在确保群众情绪稳定之后,他和村干部冒着河水猛涨,房屋濒临倒塌的危险,去群众家里抢救受损物资,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多抢出一袋米,多背出一袋面,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那天夜里,他不知道踩着泥水打着手电筒冲进了多少户农家,查看了多少户危房,背出了多少老人孩子,衣服湿透了,小腿划破了,就连额头也不知什么时候撞了个大包他也全然不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小。
8月6日下午5时许,王种军和同事张瑞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单位,向镇领导汇报了救灾情况,正在这时,洛南武警中队的12名队员赶到麻坪支援抢险,王种军自告奋勇向领导请求,给武警队员带路,去受灾最严重的峪口村救灾。由于道路中断,王种军只能带领武警战士沿着河道旁的山涧绕行,山高路滑、荆棘丛生,他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进至峪口村一组地界,听群众说,沟内还有8户群众25人还被困在洪水当中,他们心急如焚,由于手机没有信号,无法向上级请示,王种军和武警战士迅速商议后决定,利用绳索将被困群众营救至安全地界,他们分成两个救援小组,第一小组由王种军和五名武警战士涉水过河,另外一个小组在此等候进行接应,此时大雨滂沱,河水水位不断上升,王种军和五名武警战士用绳子将自己和村民身体捆在一起,大家连成一条线拉开距离在湍急的河流中穿行,在行进到水流中央时,一位村民突然被洪水打倒,绳子转瞬扭曲,眼看着大家都要被拽倒在河水里,他大喊一声:“大家挺住,拉紧绳子不要慌”,一边和武警战士迅速用力将其拉住,拼尽全力拖至岸边。就这样一趟趟艰难运转,到晚上8时许,8户25名被困群众被安全转移至山坡上,由于山上野草丛生,脚下深浅不一,为了确保行走安全,王种军迅速挥舞着随身携带的镰刀,劈出一条人行道,确保了转移群众安全前行。最终,他们找到高坡一处平缓地并在那里搭建了两座临时避雨帐篷,经过近3个小时的忙碌,受困群众全部得到安置。而这时已近凌晨,漆黑的夜晚,拥挤的帐篷,刚刚经历过洪灾的几位妇女面对现状忍不住失声痛哭,王种军和武警战士不停的安慰他们,他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一位老人身上,告诉他们说,有我和这些武警战士在,就一定会保护好你们的安全,放心睡觉,我们在外面替你们巡逻。朴实而坚定的话语,让劫后重生的群众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哽咽的说:“要不是你们救援及时,我这把老骨头早都没了,我一定听从你们安排,渡过难关。”
8月7日8时许,大雨稍停,水位逐降,王种军爬上峪口村地势最高的一处坡地,终于有了一点手机信号,他赶紧和镇政府取得联系,将峪口村受灾情况详细向镇上领导汇报并请求增援。很快,失联将近两天的峪口村随着通讯的逐渐恢复而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来自各方的救援力量不断增强,峪口村的抢险救灾工作迅速展开,行人临时通道很快打通,救援工作有序开展。看到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到了安置点,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王种军长舒一口气,他终于可以放心地倒头睡一觉了。
在峪口村坚守奋战的两天一夜里,王种军和12名武警战士一起,成功抢救23人,转移群众8户25人,挽回群众生产生活用品等经济损失30余万元。看到眼前这支衣衫不整,浑身泥巴,却充满战斗力的抢险队伍时,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身形高大的王种军在这支队伍里显得尤为显眼,他的胳膊、小腿多处划伤、头上顶着大包,眼神却依然坚定,
镇上领导握着王种军的手郑重地说,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党委政府感谢你的付出!王种军腼腆一笑,坚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当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作为一名党员,我理应冲锋在前。
这就是王种军,一位年轻的80后党员,一位普通的基层林业干部,在滔滔洪水中用果敢无畏书写使命担当,用满腔赤诚彰显爱民情怀,让青春在滚滚洪流中闪光。(廖娟 何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