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华阳思益论坛 > 《乡土中国》专题 > 正文
“欲逐平生志 勤向窗前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赵敏
时间:2014-09-16 17:08 来源:洛南县政府 作者:赵 敏


西北大学 理学硕士 赵 敏

   

  有这样一种说法:要想解决中国的问题,外国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人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说你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还心存疑问的话,可以到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找寻答案。书中并无什么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也并非什么规则原理,只是阐述了乡土社会的特点、发展和变迁,从中你可以找到一些中国社会问题本质的蛛丝马迹。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费老理论研究的精华成果,说的是“乡土社会”,实际上讨论的是整个中国社会。此书成书时间虽接近七十载,但是其中的观点却历久弥新,振聋发聩。读起来如同“源头活水”,激活我们的思想。

  首先,对我们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从工作性质上来说,大家身处基层,日常工作环境就是典型的“乡土社会”,接触的人员和事物也都是“乡里乡亲”。要想真正把这些 “乡土问题” 解决好,就需要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具有“乡土思维”。而此书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最好阐述和解释,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乡土思维”体系,解决好这些“乡土问题”。

  其次,让我们从中领略到哲理性。书中不仅有精准的理论定义,还有对社会实例的精彩剖析,例如对“文盲”、“自私”等问题的讨论,思路新颖,发人深省,使人甘之若饴,回味无穷。之前,也许一说到此类问题,你就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当你读过此书,真正了解到问题的本质之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存在即合理”、“屁股决定脑袋”的真正含义。

  读书的作用有很多,或消磨时光,或享受宁静,亦或是猎奇寻异。但是,《乡土中国》这本书带来的应远远不止如此,它应如同潺潺的“清泉活水”,不断涤荡我们的思维的“半亩方塘”,使其保清新、充满激情。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洛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