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华阳思益论坛 > 建言献策 > 正文
洛南创新“1+1”党建模式提升基层组织力
时间:2019-11-28 11:17 来源:洛南县政府 作者:关威 寇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建强基层组织堡垒,激发党员活力与组织活力,践行初心使命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洛南县委紧紧围绕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巩固标准化党组织创建成果,创新工作思维,探索出“支部1+1”党建工作新模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让党的旗帜在每个堡垒上高高飘扬。

一、坚持导向破难题

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不平衡、软弱涣散党组织提升缓慢、村支部与辖区非公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不兼容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建强基层党组织的绊脚石,阻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步伐。洛南县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施策,打破村域地界和行业壁垒,探索创新“先进党支部+后进党支部”“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村党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支部1+1”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推行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效益联享的六联新模式,找准党建与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融合点,使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脱贫攻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实践探索出新招

(一)村村联建“1+1”,实施帮带共提升。一是帮带组织强功能。发挥省市县标准化建设示范村的带动作用,结对帮扶后进村党组织,通过心连心”“菜单式帮扶解决党员群众的烦心事;手牵手”“零距离帮扶解决后进党组织建设的难点问题;肩并肩”“无间隙帮扶解决村集体发展的重大事项,后进党支部政治领导功能不断增强。二是帮培头雁强素质。以头雁队伍为重点,在结对帮扶的党支部之间采取支部书记“1+1”对口帮扶,做大村级两个带头人总量,全县244个村级两委正职在脱贫一线脱颖而出,双带型干部达到60%,培树出罗盼盼、罗根朝等一批优秀市县基层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凸显。三是帮树先锋强引领。以党性教育体检中心为阵地,通过初心铭记、警示警醒、体检提升,全县党员涌现出4000余名致富先锋”“产业先锋”“帮带先锋”“创业先锋”“道德先锋。四是帮聚合力强攻坚。围绕聚力攻坚行动要求,坚持三级书记讲党课、四支队伍讲政策、五大先锋讲经验,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凝聚党群合力,激发组织力量,为脱贫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村社联建“1+1”,实施互融齐增效。一是村支部+合作社支部,互融共进。村党支部为合作社发展牵线搭桥,化解群社之间的矛盾纠纷,合作社党支部为村党支部输送先进理念,培养技术人才,培育规模化脱贫产业。二是村党小组+生产班组”,交融同进。村党小组与合作社生产班组定向交叉融合,将农村党员投放到产业链上,为合作社组织劳务、带工务工;合作社将技术员派到产业发展的田间地头,扶技扶能,同劳动、共提高。三是村党员+技术指导员,联融携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村支部先锋党员与合作社技术员“1+1”携手培养,将村支部先锋党员培养成技术人才,将合作社技术员培养成先锋党员,村社联融齐发展。四是“村社支部+实践中心,合融并进。建立新时代党群教育培训实践中心,通过政治学习、政策讲解、技能培训、效益提升等实践活动,培养双带型党员,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形成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发展新格局。

(三)村企联建“1+1”,实施联动同发展。一是组织联建,聚集发展合力。积极推行村级班子成员和企业负责人或业务骨干相互交叉任职,推荐企业中的优秀党员到村两委兼职,探索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融合发展路径。二是党员联管,彰显先锋本色。对组织关系既在村又在非公企业的党员,实行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办法,由村企党组织共同负责党员的动态管理和日常的积分管理考核,使党员立足岗位讲奉献、展风采、做示范、创佳绩,彰显先锋本色。三是活动联办,村企融合共进。推行五个一制度:年初共商一次村企发展计划、半年组织一次村企联谊活动、季度联合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每月共同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年终进行一次村企党员联评活动。四是人才联育,增强创新动能。村党支部建立“农村致富先锋”数据库,由村企联合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先后把167名村组干部培养成经济组织负责人,把28名企业组织负责人培养发展为党员。全县共吸收本土优秀企业老板41名进入村支部,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163名。五是资源联用,实现优势互补。企业输出资金、技术、市场、人才、信息,村上盘活土地、集体闲置房屋和闲散劳动力等资源,实现村企联合、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困难共担。六是效益联享,拓宽增收渠道。探索建立“农村服务企业、企业反哺农村”的双赢长效机制,村级党组织积极主动协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施工等方面矛盾纠纷,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务工增收。

三、总结提升再发力

通过探索推行“1+1”党建模式,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全县48个村支部结对帮带,排查出的24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全面整顿到位销号,26个后进村党组织得到有效转化提升,全县三星级以上村级党组织达到197个,占到村支部总数的80.7%,脱贫攻坚堡垒更加稳固。二是党建引领发展作用凸显。通过以强带弱、以先进带后进,使软弱涣散村支部和后进村支部班子战斗力大幅提升,全县形成了东部农旅融合、中部商旅融合,西部生态融合、北部文旅融合四大党建产业示范带,143个贫困村稳固实现脱贫退出。三是村企联建共赢实现突破。全县29个村与20家企(社)联创共建,村经济组织中建立党支部达118个,产业链上建立党小组319个,聚集党员3775名,带动25100余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致富,村企融合发展取得了“1+12”的效应。

四、感悟启示促提升

“支部1+1”的探索实践,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激励党员干部践初心、强使命、勇担当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一:“支部1+1”党建工作模式,是培育头雁的重要手段。一对一帮带提升使弱村支部书记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掌握了新时期农村工作抓什么、怎么抓,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一大批优秀支部书记脱颖而出,头雁素质整体提升。

启示二:“支部1+1”党建工作模式,是堡垒强基的有效载体。一对一帮带提升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速,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增强,村支部引领发展、助推脱贫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

启示三:“支部1+1”党建工作模式,是聚力攻坚的迫切需要。一对一帮带提升使支部和党员的双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村村、村社、村企联合共建打破了领域界限,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实现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互促。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洛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