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精心组织安排,动员社会力量全员参与,抓改革、提质量、促发展,狠抓教育五大切入点,出实招、办实事、举实力,坚定不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一是紧抓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前提。着力夯实教育发展基础,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在更大范围、更高起点上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点围绕石坡镇中心幼儿园等6个幼儿园建设项目、永丰中学等39个“双高双普”三期校舍改建项目、洛南二中等5所新建项目、西街小学等3所学校操场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改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硬件条件。围绕配强软件这一工作,全面提升洛南中学、城关中学、思源学校、西街小学、县幼儿园等办学水平,打造一批硬件设施一流、师资水平一流、管理理念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的名校,力争在全县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做好“双高双普”合格县创建迎验工作,力争年底顺利通过市级初验。
二是紧抓体制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县情实际的教育管理机制,不断激发教育工作的内在活力。认真组织实施教育改革的三项重点任务、两项保障措施,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撤销镇办中心校,对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落实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施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切实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活力。按照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原则,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实施教学质量、班主任津贴、常规考核等奖励性绩效考核。实施教学质量奖,按照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分别奖励教学质量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设立高中教学质量名优学生培养奖、优秀学生奖,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继续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工作补贴和绩效倾斜等待遇,鼓励广大教师扎根基层。
三是紧抓提升教育质量这个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并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优化学生成长内外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抓好教育质量,一手抓教学研究、一手抓教育管理,大力开展示范课、公开课和教学赛讲活动,组织灵活多样的抽查、考核,激励引导教师思教、学生思学,落实校(园)长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责任,县科教体局包抓领导教学管理责任,全面提高各学段教育质量。着力抓好“四名”工程,要在“名校、名师、名科、名课”培植的基础上,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力争实现各镇办有名校,各学校有名师、有名科,各教师有名课的良好竞争格局。同时,要大力开展省市县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实现每镇至少一名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的培养目标。
四是紧抓促进教育公平这个根本。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各层次教育均衡发展;以校点布局调整为突破口,坚持公平合理理念,按照“撤校并点,扩大规模,就近入学,提高效益”的原则,逐步撤并单师校和规模较小的学校,盘活教育资源,认真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促进全县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积极构建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新体制,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形成公平、公正的教育法律制度环境,重视保障学生、教师的合法权益。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改造力度,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缩小学校间的差距,大力促进全县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五是紧抓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基础。全面加强业务能力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快建设一支与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相适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全面落实好人事制度和分配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理顺管理机制体制,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教书育人。下大气力抓好教师能力培养,通过开展赛讲、教研教改、评优等活动培养一批教学能手、教研标兵、优秀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国培计划等研修培训,聘请专家、名师送教进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多渠道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坚持以德立己、以身立教,用崇高追求、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做到树师德、铸师魂、塑师表、强师能。全面落实校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能上能下的校长选任机制,培养一批政治素质硬、事业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勇于创新、敢于领先、乐于奉献的校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