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中心报道 > 正文
《仓颉传说》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时间:2014-12-22 10:07 来源:洛南县政府 作者:陈晓锋 刘凯莉

  近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洛南县与白水县去年联合申报的民间文学类《仓颉传说》名列其中。这是洛南县继2011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洛南静板书》之后,又一重大非遗成果申报成功。

  白水县是仓颉故里,洛南县是汉字故里。仓颉文化把两县历史文明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共同传承保护仓颉文化目标一致。2013年11月,在省文化厅的部署下,经两县非遗保护中心共同抢救保护,历时半月,终于申报成功。这将为两县继续开展文化交流提升了动力,更为洛南县主打“汉字故里”这张王牌注入新活力。

  《仓颉传说》是古老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仓颉造字的故事出于炎黄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传说上古时期,黄帝南巡到洛水之滨,阳虚山下。仓颉因记事记史需要,日思夜想,创造文字,仰观日月星辰,天际变幻,俯察鸟迹山川地理。仓颉受到启示,一日忽见灵龟负书,在洛水浮现,丹甲青文,宛若字迹,灵感迸发,于是创造了二十八个汉字,从此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

  目前,洛南县非遗中心按照十年保护计划,正在将新出版的《仓颉造字传奇故事》一书送校园、送机关、送农村、送厂矿、送社区故事员手中,从娃娃做起,代代相传,为弘扬传统文化和仓颉造字的创新精神,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凝聚正能量。

  据了解,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各共计153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十大类。其中洛南县和陕西白水县的《仓颉传说》和旬阳县的《旬阳民歌》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别被列入民间文学类和传统音乐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眉户》和富平石刻、绥德石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具体分别被列入传统戏剧类和传统美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