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中心报道 > 正文
洛南对接农业产业办职业教育
时间:2014-11-26 11:19 来源:洛南县政府 作者:程刚 刘振晓

   

  近年来,洛南县职教中心贴近“三农”工作,围绕烟、畜、果、药、桑、薯等农业主导产业,开设相应涉农专业,采取“农学结合”形式,培训农村广大学生,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先后多次被省、市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兴农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职业技术学校面临招生危机的形势下,该校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围绕县域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实现专业对接产业,先后开设了现代农艺技术等专业,确定了烤烟技术、蚕丝技术、蔬菜种植、核桃技术等专业方向。在教学模式改革中,采取农学交替、半农半学等方式,实现教学对接岗位,受到学员欢迎。县政府每年还列出职教专款,帮助学校解决实习基地、教学设施、专业教师等问题。县上实施职教资源大整合后,将原隶属于农业局的农技校、农广校、农机校,隶属于人社局的就业培训中心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并入职教中心,使办学规模和效益得到增强,学校的招生人数也逐年增长。

  洛南职教中心针对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农学交替”活动,把涉农专业办在学员的家门口。学校按照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在全县11个镇设立了烟草、蔬菜、中药材栽培、果树等产业发展基层教学点,将教育送到学员家门口,许多学员立足家庭产业,采取“半农半学”形式,很快掌握了产业技术,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同时,学校还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镇、村、组,按照产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药材、养牛、养羊、养猪、养鸡等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近3年来,共举办技术短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目前,全县有万余名学员立足家庭资源发展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发展示范户,在这些示范户的引领下,涌现出一批专业合作社。麻坪镇东方红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635户,有山地示范园500亩,林场300亩,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2000多元。

  洛南县每年有10万多人外出打工,但因缺乏技能,只能从事一些重体力、低技能、低收益的工作。为拓宽办学路子,职教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实施劳动力转移。先后开展了焊接、电子、服装车工、计算机、饭店服务、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有5万余人通过培训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在5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