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6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园区基本情况
洛南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是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下辖“一区三园”(一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三园:陶岭新材料产业园、宁洛产业示范园、卫东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规划控制面积54平方公里,其中,陶岭及拓展区35平方公里,卫东工业集中区19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中区始终坚持“绿色引领、特色培育、集群发展、园区承载”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一区三园”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三大产业链和健康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截至6月底,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49%;完成工业增加值24.3亿元,同比增长4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7.3%。集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113家,其中规上企业2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2家。
二、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抓手,结合实际,夯实责任,狠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运行效能。一是搭建投融资平台。成立了县域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公司,目前公司基本架构健全,人员已经基本到位,业务运行良好,为破解集中区开发建设资金匮乏问题提供了有效平台。二是优化内部机构设置。集中区原内部设置为三局一室(发展国土局、环保安全局、招商工商局和综合办公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结构设置不够合理,致使一些业务在局实间存在扯皮现象,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特增设了经济运行局,机构设置更趋合理。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向上积极争取,集中区由原来20人的编制,扩充到现在的37个编制。通过人才招引计划,先后向集中区引入5名研究生,给集中区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优化规划布局,突出产业特色。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修订完善县域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有序推进集中区规划环评工作。同时,科学规划特色专业园区和飞地园区,委托编制了钼产业园规划,完成了硅产业园初步选址,开展了宁洛产业园产业大道和人才社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集中区发展定位更加明晰、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板块更加配套。卫东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初具雏形,宁洛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中区初步形成了钼产业园、硅石产业园、宁洛产业园和卫东有色金属产业园四大特色园区。
(三)加大基础建设,增强承载能力。一是接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集中区累计完成投资10亿多元,接续推进水、电、路、气、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先后实施陶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目前已完成生化池、加药间、污泥处理间、办公楼等主体工程和配电室、机修房等配套设施建设,80%设备已购置安装到位,铺设污水管网1公里,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完成卫东工业园区水电路综合配套提升工程,改造园区道路1.02公里,安装专变4台、拉设专线7公里,铺设排污管道2公里,供水管道1公里,完成投资1400余万元。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对标市上部署要求,制定了《洛南县标准化厂房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要求,采取政府建设和政企共建两种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去年完成投资1.5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4.7万平方米,占市下达年度任务的117.5%。今年以来,总投资1.8亿元的宁洛产业园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建设标准化厂房9栋8.6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实施基础处理工程,完成投资4500万元。
(四)紧抓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聚集。一是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制定《洛南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试行)》《激励乡党回乡投资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聚焦用地、厂房租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税收等重点环节,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着力提升招商吸引力。坚持依托工业集中区和标准化厂房,聚焦首位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开展千名干部招商引资行动,树立起了“以招商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今年以来,县级领导带队赴西安、南京、广州、重庆等地开展叩门招商活动10次,接待客商来洛考察20余家,成功举办洛南县招商引资暨首届乡党回家发展大会,全县招商到位资金37.04亿元,煌朝真空玻璃等一批大项目成功签约。新增入园企业3家。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延链补链项目,着力促投资、稳增长、扩规模。环亚源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以环亚源为“链主”,引进下游配套企业29家,2021年实现产值67.6亿元、税收1.28亿元,成为产业发展新高地。今年以来,工业集中区计划建设重点项目17个,其中新建8个、续建9个,计划总投资41.9亿元。截至4月底,开工建设14个,开工率82.4%,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占计划32.2%。鑫磊恒达装配式建筑板材项目办公楼、厂房全部建成,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得实润潭年产1亿块新型环保墙体材料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6月份试投产;中泰公司高纯石英砂、宝隆公司尾矿综合利用等项目进展顺利。随着环亚源等去年已投产企业和今年即将投产项目产能的不断释放,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动能有效转换、不断增强。三是扎实开展纾困帮扶。以“三百四千”工程为抓手,扎实开展领导联链条包抓产业、局长行长联企业纾困解难、部门骨干联项目精准服务行动,累计召开现场会12次,协助企业解决建设、生产、运营等方面的突出问题39个,协助办理项目前期手续18个。对入园项目、企业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专班,一套实施方案”三个一工作机制,加大协调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引导银行业加大对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2021年先后为环亚源公司等企业协调贷款1.3亿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2.46亿元到位1.86亿元。今年以来,协助企业融资1.2亿元,帮助企业申报项目5个、申请资金8325万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8000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坚持围绕“一都四区”建设总目标,聚焦“3+N”产业集群和17条产业链,以创建省级经开区为抓手,以“开放创新、集约高效、绿色生态”为导向,着力搭平台、引项目、兴产业、育集群,推动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坚持全域统筹、综合配套,补短板、除堵点,持续加大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陶岭园区、卫东工业集中区2个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投运。建好宁洛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生活保障中心,加快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扎实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三年行动,确保2022年新建6万平方米以上,超额完成市上下达任务。
(二)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聚焦重点产业,深入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坚持招大引强,采取延链补链抓招商、优选对象抓招商、精准对接抓招商、领导带头抓招商等方式,高质量招引项目,撬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按照“前期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保投产”的思路,坚持“专班推进、全程服务、精心保障”,力促入园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见效。年底前,新增入园企业8家以上。
(三)进一步做大产业集群。以“链长制”为抓手,“一业一策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实施环亚源二期、三期项目,引进企业6家以上,做大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集群;支持中泰公司等企业提升产能,延伸产业链,建设硅产业园区,相引平煤神马集团来洛投资,整合钼矿资源,建设钼产业园区,做大新材料产业集群;支持鑫磊恒达装配式建筑板材、得实润潭新型环保墙体材料、中电建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高质量开发利用尾矿资源,研发高端产品,做大新型建材和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集群;支持维维核桃深加工项目尽快投产,大力引进一批豆制品、食用菌、畜产品、中药材等深加工产业,做大绿色食品和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实施好中能建集团90兆瓦光伏发电和100兆瓦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争创国家分布式光伏产业示范县,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2022年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205亿元以上,增加值46亿元以上。
(四)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优化园区内设机构,力争尽快完成内设机构经济运行局的编制批复。同时尽快完成集中区开发建设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工作,确保开发公司高效运行;二是积极探索集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现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按岗取酬。通过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园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洛南县人民政府
2022年8月2日